在30雜誌看到的文章 "向台灣自行車教父學經營心法 要當CEO, 先放大格局"--是Citiport 執行長陳衍瀚請益全球最大自行車品牌「GIANT」的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的記錄。
感想:如何找到好人才? 讓人才成長, 都是當領導人的必要修練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文中提到
陳:從新創的小公司到成熟的大企業,該要注意哪些事?
劉:小公司想的是如何生存,等到變大了,就要思考永續經營的問題。你觀察那些創業青年楷模,每個人都曾有過輝煌、風光的榮景,但拉長看十多年後,為什麼有些人消失,有些人卻屹立不搖?原因
在於他們能永續經營,長期保持成長。有一點常被忽略,當組織愈趨龐大,彈性與速度愈慢,領導人要想法子讓大企業保有小企業精神與速度。
陳:全球化下,台灣公司的優勢?
劉: 台灣的產業基礎與實力好、人才又多,其實有很多的優勢,巨大的總部也是設在台灣,還選在大甲。全球化下,更需要創新,創新包含經營,不要沈迷在現有的業 務,也不是追隨市場,看到什麼就做什麼,一窩蜂「搭一腳」。仔細去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獨特的,若你能做「only one」,就不怕失去優勢。
陳:如何克服全球市場的文化差異?
劉: 在二十多年的全球經驗, 我們發展出獨特當我30時的「Globalocalization」學, 這字是由「Global」、「localization」結合而成,翻成「全球混血經營學」,你要將自己視為無國界的獨立實體,並且善用當地資源,與其說 克服文化差異,倒不如說是在共同願景下,尊重當地文化,建立因地制宜的彈性作法。
決策像投資,訂出check point
陳:如何學習做個CEO?
劉: 我是做中學,幾十年的心得下來,發現CEO 最重要的就是格局,要能跑在市場、趨勢的前面,同時又要謹慎,我建議先學會放大自己的格局。幾年前,巨大面臨台灣廠業績大幅下滑的危機,思考對策時,我從 整個產業的角度出發,成立A-TEAM,打破同行相忌,重建產業競爭力。如果你只是將焦點放在自家公司,格局就無法放大,也就無法創造藍海。
決 策是CEO 很重要的工作,這有點像投資,要考慮機會與風險。我在做重大決策時,會訂出check point(確認點),例如:失敗的機率有多大、若失敗,會對公司產生何種影響或傷害、公司能否承受後果、有沒有補救方案,將這些確認點研究出來,努力克 服,幾乎不會做錯決策,因為所有會導致失敗的可能性都被預先排除。或許是我在創立巨大之前,做過太多行業,比別人多了很多不同的體驗,比較能整理出成敗關 鍵的重要頭緒。
陳:愈走到後面,愈覺得人對了,事情就對了,經營企業是人比錢還重要,很苦惱要怎麼培育人才?
劉:你說對了!人是 最重要的,其實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我許久。十多年前,隨著公司規模變大,我發現不能再以我為中心做決策,這會讓同事進步緩慢,而是應該讓組織發揮團隊的功 能。我開始放手讓團隊去做,調整初期碰到很多問題。舉例來說,同事習慣聽從命令做事情,沒有命令,什麼都不做了,我鼓勵他們,你們放心做決定,開始時,我 也還沒有習慣,看到會失敗的決策,還會阻止他們,但不能如此,因為這樣部屬還是不敢做決定,要完全授權,不過,授權也不是一廂情願的放牛吃草,領導人要輔 佐人才成功。另外,領導者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人才,要有相當程度的識人之明,能看出每個人的長短處,適才適用。
我體認到,要讓人才有實 力、變成熟,要讓他們我愈走到後面,愈覺得人對了,事情就對了,經營企業是人比錢還重要。學會自主,在不動搖國本的前提之下,給人才犯錯的權利。而且,時 代不同,也有年齡隔閡,有些事情你講了,年輕人會認為這是老人想法,我一直講這個不行,他也聽不進去,就像跟小孩說,茶壺很燙,不能去摸喔!可是他還是會 去摸,真的燙到了,就會記一輩子。
與事業伙伴的相處哲學
陳:可以談談事業伙伴間的相處之道嗎?是否有機會也可以是一生的朋友?
劉: 好的事業伙伴可遇不可求,默契更是要談得來才有。我跟羅祥安(巨大集團執行長)一見如故,談起自行車,我們有共同的理想,共事快37 年,兩人沒有吵過架,我們是事業伙伴兼摯友,兩家人彼此熟悉。跟你說個笑話,以前,我們常討論事情就忘了時間,常聊到三更半夜,有次羅太太還開玩笑說:你 們兩人不曉得誰的肚子會大來?
跟事業伙伴相處有3 點原則可以供你參考。第一是欣賞對方的長處,並且相互尊重,第二是兩人要有互信基礎,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第三則是用心溝通,達成共識。
要讓人才有實力、變成熟,要讓他們學會自主,給人才犯錯的權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